稻之蛹、漂浮茶室!桃園龍潭「樟之細路」作品亮點 感受浪漫台三線細路地景藝術之美 - 《La Vie》月刊

文╱Ian Liu

林舜龍、潘羽祐合作的《家的記憶風景》

「台三線是哪三條線?」這段因誤會而產生,有點冏的問題讓台三線公路聲名大噪。如今透過藝術轉換,將沿途會經過的路線策劃為水路、公路、細路三條線,凝聚成一條浪漫大道,充滿慢活感的「2019浪漫台三線藝術季」應運而生。首屆藝術季以「有的是時間」來串接過去、現在與未來的種種面貌,橫跨台北、桃園、新竹、苗栗、台中等五縣市,綿延150公里的展區藉由不同策展人,在58天內透過56位藝術家、50件作品以及100場文化探索體驗,讓大家重新看見客家地方,寫下新的故事。

為樟之細路寫下藝術扉頁

做為「細路」起點,位於桃園龍潭三坑的「樟之細路.時光撥格-青起細路之扉」主題展區,讓你我得以在蜿蜒山林中,放慢腳步細細品味眼前這片客家小鎮自然和風土文化。縱向串聯舊有古道、農路、郊山步道而成的樟之細路,另一寫法為Raknus Selu Trail,「Raknus」是泰雅族、賽夏族語中樟樹之意,「Selu」則為客語「細路」發音,正意味著小徑。回溯昔日19世紀大航海時代,各群族為了地域與經濟利益產生過不少衝突,而容納了原住民與客家等多元文化的名稱,則承載了今日合作共生的美好之意。

如今做為知名觀光景點的龍潭三坑,過去這裡曾因大片天然樟樹林,讓先民得以伐採煉腦,成就台灣樟腦王國華麗美名,更促成帶領台灣通往與世界連結的路徑,然而隨著產業興衰,高聳樟樹林被低矮茶、果園取代,而本次細路主題展,正是要串聯過去與現在時光,用藝術淬煉出一幅嶄新迷人風景。現在則跟著La Vie,一同走進龍潭大平、三坑老街,探訪此次亮相樟之細路的精彩藝術大作!

台灣藝術家林舜龍率領 樟之細路地景創作三部曲

好山好水,「也好慢」,身為本次「樟之細路」重要靈魂人物的台灣藝術家林舜龍笑著說。在擔任藝術統籌的他號召下,集結台日多組藝術家,以里山精神再造樟之細路,在龍潭周邊街區現地創造八組地景藝術裝置,其中更有多件邀請在地居民共同創作,讓藝術季本身與當地情誼更為緊密。對多次參與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、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林舜龍來說,如何整合藝術家創作力量來成就一場別具獨特性的藝術展,並能夠在結束後還能積累永續發展的能量,是藝術節能否打響名號的關鍵,「很多人看見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成功都會想仿效,但哪有那麼簡單」林舜龍說道,他認為台灣藝術軟實力水準絕對可比擬歐美等國,可就是缺少了一個媒介,而浪漫台三縣藝術季正好給予了藝術家發揮平台。

首度參與台灣大型地方藝術節,就將寶貴初登場經驗獻給浪漫台三線,林舜龍自然寄予厚望,也許事前籌備時間緊迫,然而出自對家鄉的愛,他甘之如飴。此次他一口氣在龍潭帶來三組全新創作,更有多件為永久性設置,而向來講究「互動性」作品特性本次同樣沒缺漏。圍繞三坑自然生態公園的《稻之蛹》與《年輪下,細說樟之細路》、《水琴窟》,加上位於大平聚落的《家的記憶風景》,林舜龍攜手三位台日藝術家,共譜樟之細路系列創作三部曲。

《稻之蛹》

  • 藝術家:林舜龍、王昱翔
  • 地點:三坑自然生態公園

有如蟲蛹般的《稻之蛹》懸掛於湖畔樹梢上,在秋意漸濃時刻甚是風雅。林舜龍攜手在地藝術家王昱翔共同創作,整體外觀以稻為素材包覆,形塑出自然生態之蛹物態,兩者合而為一,亦象徵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里山精神;內部則以環形鋼條及麻繩固定增加強韌度,看似柔軟的外在卻富含堅硬之心,也呼應著曾在此片土地上努力打拼的客庄聚落人民。如此有機的作品也特地開孔洞,讓參觀者得以進入創作之中,一邊感受稻香美景外,也享受片刻的永恆與靜謐。

《年輪下,細說樟之細路》、《水琴窟》

  • 藝術家:林舜龍、景山健
  • 地點:三坑自然生態公園
循著自然生態公園湖邊漫步,一株宛若歷經滄桑的大樹裝置,如歷史巨人巍然矗立在湖畔旁。作品以多根木材與鋼板重組,像極了童話故事中才會出現的創作,人們可以走進樹幹身軀之中,藉由擺放於中央處的溪石伯公,掃描QR Code而知曉樟之細路過往今來之始末;隨後抬頭仰望則將看見圓環狀鋼板鏤刻之年輪,當陽光從縫隙中灑落,便能瞥見上頭刻著這片土地歷來所承載的大事紀,而與之相伴的蜻蜓翅膀裝置在微風吹拂下輕盈晃動。土地、天空與時間三者合而為一,浪漫詩意,同時也與周邊自然、山嶺、湖水與溪流呼應的樟之細路微型博物館正式誕生。

踏著鋪設好的葉拓圓盤石板往湖邊走去,以卵石推砌而成的《水琴窟》,頂部圓形水盤的清澈水面,有如明鏡般映照著藍天,而水滴落陶甕的回音,則像是幽谷傳來的天籟之音,當傾身貼著卵石旁,能切實感受聽見大自然最風雅的吟唱。

《家的記憶風景》

  • 藝術家:林舜龍、潘羽祐
  • 地點:大平聚落
設置於大平聚落活動中心公園的《家的記憶風景》,重新建構了聚落的形式,企圖呈現一種今昔內外交錯之體驗空間。作品以馬祖新村老屋拆卸下的大小老舊門窗及花蛤鐵窗等拼置而成,在家屋鋼骨框架上,則有藝術家潘羽祐與當地居民共同合作完成的老物件拓印水泥板,運用疊印方式交織出生命河流的軌跡。而四方錯開排列的門窗,可看見腳下的土地,也能窺探緩慢飄過的藍天白雲,隨時間悄悄流逝的景緻,亦若此地來來去去的人事物。在家屋四周,則排列著一件件曾經與家族共度美好時光的老物件,彈簧外露的床、缺角的椅子、褪色餐桌等;從外往內窺視,像是家的記憶體分散與凝聚,而步入其中向外望時,則像隔著記憶的皮層,回想起此地曾經在與不再見到的景緻。
(摘錄自La Vie, 2019.10.25, https://www.wowlavie.com/article/ae1901995,經La Vie同意轉載)